骨頭磕腫了應根據外力撞擊、軟組織損傷、局部炎症、血液循環不暢、骨折等原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冷敷熱敷、藥物治療、固定制動等。
1. 外力撞擊:日常生活中,身體骨頭部位意外受到如桌椅稜角、運動器械等較強外力碰撞,致使局部組織受損,血管破裂出血,進而出現腫脹。受傷後 24 小時內,應及時進行冷敷,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腫處,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以收縮血管,減輕腫脹和疼痛;24 小時後改為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淤血吸收。若疼痛明顯,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洛索洛芬鈉片。
2. 軟組織損傷:骨頭周圍的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在磕傷時受到牽連,發生損傷,局部出現炎症反應,導致腫脹。可在損傷處塗抹紅花油,輕輕按摩,促進藥物吸收;也可使用雲南白藥膏、活血止痛膏等貼劑。同時,要減少受傷部位的活動,多休息。還可遵醫囑口服三七傷藥片、跌打丸、舒筋活血片。
3. 局部炎症:磕傷後如果沒有做好清潔護理,細菌容易侵入傷口,引發局部炎症,造成腫脹。需對傷口進行清潔消毒,用碘伏棉球擦拭傷口,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可遵醫囑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夫西地酸乳膏。若炎症較重,還需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膠囊。
4. 血液循環不暢:磕傷導致局部血管受損,血液循環受到阻礙,血液淤積在受傷部位,引起腫脹。可適當進行康復按摩,由專業人員操作,力度適中,促進血液循環。也可進行紅外線照射等物理治療。還可遵醫囑服用血府逐瘀膠囊、邁之靈片、丹參片,改善血液循環。
5. 骨折:嚴重的磕傷可能導致骨頭連續性中斷,骨折斷端出血以及周圍組織損傷,出現明顯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對受傷部位進行簡單固定,可用木板、樹枝等代替夾板。及時就醫,根據骨折情況,可能需要進行手法復位或手術復位內固定。術後可遵醫囑服用接骨七釐片、骨肽片、仙靈骨葆膠囊促進骨折愈合。
受傷後要多休息,避免受傷部位再次受到碰撞或過度用力。腫脹期間密切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溫度及腫脹變化情況,若症狀持續加重或出現發熱等異常,應及時就醫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