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休克期的發生可能是大量體液滲出、疼痛刺激、感染、低血容量、心功能障礙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補充液體、止痛、抗感染、維持有效循環血量、改善心功能等。
1. 大量體液滲出:燒傷後,皮膚及皮下組織受損,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漿樣液體滲出至組織間隙或創面,導致有效循環血量銳減。應及時建立靜脈通道,快速輸入平衡鹽溶液、膠體溶液等,如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羥乙基澱粉注射液、琥珀酰明膠注射液,以補充丟失的液體,維持有效循環血量。
2. 疼痛刺激:燒傷創面的劇烈疼痛可引起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興奮,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可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氨酚待因片,緩解疼痛,減輕機體應激反應。
3. 感染:燒傷創面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易發生感染,細菌釋放的毒素可引起感染性休克。應加強創面護理,定期換藥,保持創面清潔,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膠囊、左氧氟沙星片,預防和控制感染。
4. 低血容量:除了體液滲出外,燒傷患者還可能因創面失血、攝入不足等導致低血容量。需積極補充血液製品,如紅細胞懸液、血漿等,同時鼓勵患者經口攝入營養豐富的食物,必要時給予腸內或腸外營養支持。
5. 心功能障礙:嚴重燒傷可導致心肌損傷,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引發休克。可遵醫囑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藥物,如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米力農注射液、毛花苷丙注射液,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輸出量。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尿量、精神狀態等變化,準確記錄出入量,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吸氧。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減輕其焦慮恐懼情緒,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