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膿腫可能是久坐、外傷、藏毛竇、肛周膿腫蔓延、細菌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改善生活習慣、處理傷口、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
1. 久坐:長期保持坐位,骶尾部持續受壓,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易滋生細菌引發膿腫。日常應避免久坐,定時起身活動,每小時至少起身活動 5 - 10 分鐘,促進血液循環。工作時可使用減壓坐墊,減輕骶尾部壓力。
2. 外傷:骶尾部受到碰撞、擦傷等外傷後,若傷口處理不當,細菌容易侵入,進而引發膿腫。受傷後應及時清潔傷口,用生理鹽水沖洗,再塗抹碘伏消毒,必要時用創可貼或紗布包扎。若傷口較深或出現紅腫、滲液等異常,需及時就醫。
3. 藏毛竇:骶尾部存在藏毛竇,毛髮等異物容易進入竇道,引發感染形成膿腫。確診後一般需手術治療,如藏毛竇切除術。術後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定期換藥,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傷口裂開。
4. 肛周膿腫蔓延:肛周膿腫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可蔓延至骶尾部,導致骶尾部膿腫。可遵醫囑口服頭孢克肟膠囊、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進行抗感染治療,同時配合溫水坐浴,每天 1 - 2 次,每次 15 - 20 分鐘。若膿腫較大,需手術切開引流。
5. 細菌感染:多種細菌感染骶尾部軟組織,可引發膿腫。應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治療,如遵醫囑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阿奇霉素分散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增強身體抵抗力。
治療期間要保持骶尾部清潔衛生,勤換洗衣物和床單。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