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腹瀉常見的過程有胃腸型食物中毒、急性細菌性痢疾、霍亂、病毒性胃腸炎、急性阿米巴痢疾等。
1. 胃腸型食物中毒:主要因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潛伏期短,常集體發病。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先吐後瀉較為常見,腹瀉輕重不一,可為稀便、水樣便等。
2. 急性細菌性痢疾:由痢疾桿菌引起。起病急,有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後重、黏液膿血便等症狀。左下腹壓痛明顯,嚴重者可出現脫水、酸中毒等。
3. 霍亂:由霍亂弧菌所致。典型表現為劇烈的腹瀉和嘔吐,腹瀉為無痛性、無里急後重,大便呈米泔水樣,脫水症狀明顯,可迅速出現周圍循環衰竭。
4. 病毒性胃腸炎:多由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引起。潛伏期較短,主要症狀為腹瀉、惡心、嘔吐、腹痛等,大便多為水樣便或黃綠色稀便,一般無黏液膿血。
5. 急性阿米巴痢疾:由溶組織內阿米巴感染引起。起病較緩,症狀輕重不一,可有腹痛、腹瀉,大便呈果醬樣,有腥臭味,右下腹壓痛較常見。
患病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避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盡快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以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