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性骨髓炎的治療原則包括控制感染、引流膿液、固定患肢、增強機體抵抗力等。
1. 控制感染:
選用有效的抗生素是關鍵。在發病早期,應根據經驗選用廣譜抗生素,待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出來後,再調整為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療程使用抗生素,以徹底清除病原菌,防止感染復發。
2. 引流膿液:
及時切開引流,可減輕局部壓力,緩解疼痛,防止炎症擴散。對於急性骨髓炎,一旦明確診斷,應盡早進行手術,在骨皮質上鑽孔或開窗,引出膿液,放置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慢性骨髓炎有死骨、竇道形成時,也需手術清除病灶,去除死骨,消滅死腔。
3. 固定患肢:
通過石膏托、夾板等固定患肢,可減輕疼痛,防止骨折移位,有利於炎症的局限和修復。固定時間應根據病情和愈合情況而定,一般在炎症得到控制、骨質修復良好後可逐漸解除固定,進行功能鍛鍊。
4. 增強機體抵抗力:
患者應加強營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必要時可給予輸血、補充白蛋白等支持治療。同時,鼓勵患者適當活動,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康復。
在治療膿性骨髓炎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定期復查血常規、血沈、C反應蛋白等指標,以及X線、CT等影像學檢查,評估治療效果。若出現發熱、疼痛加劇等異常情況,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