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腫塊患者可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病理檢查等。
1. 體格檢查:通過視診觀察腹部有無隆起、腹壁靜脈有無曲張等;觸診可瞭解腫塊的位置、大小、質地、邊界、活動度及有無壓痛等;叩診判斷腫塊的性質,如實質性或囊性等;聽診瞭解有無血管雜音等。
2.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可提示有無感染、貧血等;血生化檢查,如肝腎功能、腫瘤標誌物等,某些腫瘤標誌物升高可能提示特定腫瘤的存在;凝血功能檢查,有助於評估手術等治療的風險。
3. 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方便、無創,可初步判斷腫塊的部位、大小、形態、內部結構等,還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穿刺活檢。CT檢查:能清晰顯示腫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對判斷腫塊的性質、有無轉移等有重要價值。MRI檢查:對軟組織的分辨力較高,尤其適用於某些特殊部位或性質的腫塊診斷。核素顯像:可用於某些特定腫瘤的診斷和分期。
4. 內鏡檢查:如胃鏡、結腸鏡等,可直接觀察胃腸道內有無病變,對於胃腸道來源的腹腔腫塊有診斷意義,還可進行活檢。
5. 病理檢查:是明確腫塊性質的金標準,可通過手術切除腫塊、穿刺活檢等方式獲取組織標本進行病理檢查。
患者在進行相關檢查前,應向醫生詳細告知自身的病史、過敏史等信息。檢查過程中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操作。若檢查結果異常,不要自行判斷或盲目用藥,應及時與醫生溝通,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