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右心衰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呼吸困難、水腫、肝大、頸靜脈徵、胃腸道症狀等。
1. 呼吸困難:右心衰時體循環淤血,導致呼吸困難。初期常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即活動後出現呼吸費力,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端坐呼吸,患者被迫採取端坐位或半臥位以減輕呼吸困難。嚴重時可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患者在夜間熟睡時突然憋醒,被迫坐起,伴有咳嗽、喘息等症狀。
2. 水腫:水腫是右心衰較為常見的症狀。首先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如下肢,常為對稱性、凹陷性水腫。隨著病情加重,水腫可逐漸向上蔓延至全身,嚴重時可出現胸水、腹水等。這是由於體循環淤血,靜脈壓升高,導致液體滲出到組織間隙所致。
3. 肝大:右心衰時,肝臟淤血腫大,可伴有壓痛。長期肝淤血還可導致心源性肝硬化,出現肝功能損害的表現,如黃疸、腹水等。肝臟腫大一般在劍突下較明顯,質地較軟,邊緣鈍。
4. 頸靜脈徵:頸靜脈充盈、怒張是右心衰的重要體徵之一。患者在半臥位或坐位時,可見頸靜脈明顯充盈,且搏動增強。肝頸靜脈反流徵陽性也是常見表現,即壓迫腫大的肝臟時,頸靜脈充盈更加明顯。
5. 胃腸道症狀:由於胃腸道淤血,患者可出現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脹等症狀。長期胃腸道淤血還可導致營養不良,影響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康復。
慢性右心衰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定期復查,配合醫生進行規範治療,以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