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臟病是一種由肺部疾病導致的心臟功能異常,其症狀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勞動耐力下降、發紺等。
1.咳嗽咳痰: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多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基礎肺部疾病,這些疾病會導致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炎症刺激使得氣道分泌物增多,從而引起咳嗽、咳痰。
2.呼吸困難:肺部疾病導致肺的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障礙,隨著病情發展,肺部有效通氣面積減少,氧氣不能充分進入肺泡,二氧化碳排出也受到阻礙,使患者逐漸感到氣促。最初在體力活動後出現氣促,如快走、爬樓梯等情況下感覺呼吸費力。
3.勞動耐力下降:由於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受損,身體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應,肌肉等組織在運動時容易出現缺氧狀況。同時,呼吸做功增加也消耗了更多的能量,使得患者在進行體力活動時容易疲勞。
4.發紺: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使皮膚和黏膜呈現青紫色改變。一般在口唇、指甲床等部位明顯。其程度與缺氧的嚴重程度相關,當動脈血氧飽和度低於90%時,即可出現發紺。
如果在生活中出現上述表現,建議立即去醫院就診,遵醫囑選擇合適的方法治療,及時處理有助於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