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開取石術可能有膽道損傷、出血、感染、膽瘻、皮下氣腫等併發症,建議患者在醫院手術後要密切觀察。
1.膽道損傷:手術過程中可能會損傷膽管,導致膽管狹窄、膽汁淤積等併發症。膽管損傷的嚴重程度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可能需要進行膽管修復或重建手術。
2.出血:術後可因術中止血不徹底、傷口裂口等因素出現術後切口滲血,嚴重者可有大量出血,出現血壓下降、肢端發冷、皮膚發紺等失血症狀。如出現面色蒼白、冷汗、脈搏細弱、血壓下降,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大量血性液體等情況,及時做好搶救準備。
3.感染:手術切口處及腹腔內部是最常見的感染部位。由於手術過程中器械的介入以及膽汁可能的溢出,若無菌操作不嚴格或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細菌易乘虛而入,導致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感染症狀可能包括發熱、傷口紅腫、疼痛加劇等,需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控制。
4.膽瘻:膽囊切除後,若膽管與膽囊的連接處密封不嚴,可能導致膽汁滲漏到腹腔內,引起化學性腹膜炎,表現為劇烈腹痛、腹脹及可能的黃疸。膽漏的處理通常需要再次手術或通過引流管引出膽汁,防止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5.皮下氣腫:多見於腹腔鏡術式中,由於術中氣腹壓力過高,腹內持續正壓,CO2經腹內手術區被分離撕裂的腹膜破損區進入皮下形成氣腫,多發生於胸腹部、陰囊等處,局部表現為捻發感。較輕微的皮下氣腫可自行消散,若為大量氣體時則需作穿刺抽氣、吸氧等緊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