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膽管堵塞的症狀和治療

發佈時間:2025-01-20 14:34:02

膽管堵塞常出現黃疸、腹痛、發熱、陶土樣大便、惡心嘔吐等症狀,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PTCD)、膽管切開取石術、肝移植等。膽管堵塞可能由多種複雜病因導致,一旦出現疑似症狀,需盡快前往醫院肝膽外科或消化內科就診。

一、症狀

1.黃疸:膽管堵塞後,膽汁無法正常排入腸道而反流進入血液,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鞏膜發黃,是膽管堵塞較為典型的表現。

2.腹痛:多因膽管內壓力增高,膽管擴張刺激周圍神經,或者膽管內結石、腫瘤等引發梗阻,刺激膽管壁,從而出現腹部疼痛症狀。

3.發熱:膽管堵塞易引發細菌感染,細菌及其毒素作用於人體免疫系統,導致機體出現炎症反應,進而引起體溫升高,出現發熱情況。

4.陶土樣大便:由於膽汁不能進入腸道參與消化,糞便中缺乏糞膽原,顏色就會變淺,呈現出陶土樣,是膽管堵塞較具特徵性的表現之一。

5.惡心嘔吐:一方面膽管梗阻可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另一方面膽汁反流等因素刺激胃腸道,使其蠕動異常,最終導致惡心、嘔吐症狀出現。

二、治療

1.藥物治療:遵醫囑服用熊去氧膽酸膠囊,可促進膽汁分泌、溶解膽固醇結石。還可使用注射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用於控制感染,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病情。

2.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借助內鏡經十二指腸乳頭插管,進行造影診斷同時可開展治療,取出膽管內結石、放置支架引流膽汁等,創傷較小,恢復快。

3.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PTCD):在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肝臟進入膽道,放置引流管,將膽汁引出體外,能有效緩解膽道梗阻、降低膽道壓力,改善黃疸等症狀。

4.膽管切開取石術:對於膽管結石引起的堵塞,通過手術切開膽管,直接取出結石,解除梗阻,恢復膽管通暢,是較為常用且有效的治療手段。

5.肝移植:針對終末期肝病導致膽管嚴重病變且無法用其他方法有效治療時,可考慮肝移植,替換病變肝臟,從根本上解決膽管堵塞及相關肝臟問題。

飲食上要遵循低脂、高維生素原則,減少油膩食物攝入,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均衡。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利於身體恢復和肝臟功能調節。戒煙限酒,減少對肝臟的不良刺激。

相關文章
膽管堵塞的症狀和治療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