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和尿蛋白臨床意義一致,只是說法有不同。
尿蛋白提示在尿液中出現蛋白,主要是定性分析,正常人尿液中雖然也有一定量的蛋白質,但是量極少,大約為30~130mg。如果尿液中檢測出蛋白質增多,則可能出現蛋白尿。蛋白尿主要是定量分析,指蛋白質定性檢查呈陽性的尿液中蛋白質濃度>100mg/L或150mg/24h,二者都表示尿液中有蛋白質。
蛋白尿從病因分析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生理性蛋白尿一般出現於劇烈運動、精神緊張後腎血管充血或痙攣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升高,部分蛋白質從腎小球濾過,出現蛋白尿,一般無需特殊處理,繼續觀察即可。而病理性蛋白尿可能是因為腎臟疾病,如腎小球或腎小管因炎症、缺血、藥物損害等引起蛋白質濾過或重吸收異常,也可能是因為全身性疾病如溶血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等。這時應及時就醫,完善其他檢查,查明病因針對性治療。
如果發現尿液出現大量泡沫、顏色明顯改變等異常表現,請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並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