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急性期痛風出現後沒有及時醫治,可能會發展成慢性期,從而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紅腫、熱痛、畸形、功能障礙等。一旦這些異常病症發生,就要做好針對性科學醫治,消除危害,恢復健康。那麼,究竟該如何有效處理慢性期的痛風疾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降尿酸治療
如果患者經過相關醫學檢查,確診慢性期痛風為尿酸升高所致,可以考慮進行降尿酸處理,如使用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丙磺舒等,都能抑制尿酸生成或促進尿酸排出,緩解此病引起的不適病症,更好的實現健康恢復。但要注意,使用這些藥物要規範,避免濫用,危害健康。
二、外科手術治療
如果慢性期痛風患者有關節畸形、功能障礙的症狀,可以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治療,消除危害,恢復健康。另外,要提醒患者一點,外科矯正手術具有一定的創傷性,術後要遵醫囑做好相關生活護理,避免引起併發症,危害健康。
三、中醫治療
如果患者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中藥調理治療或針灸治療、推拿治療等,都能促進局部血流循環,緩解痛風引起的關節疼痛、僵硬等異常症狀,恢復健康。
目前,臨床上針對慢性期痛風的治療,主要就有本文介紹的這三種方法,全面瞭解這些,就能做到針對性科學醫治,健康恢復。另外,在慢性期痛風治療恢復期間,患者還要注意飲食忌口,不能吃鳳尾魚、沙丁魚、牛羊肉、螃蟹、啤酒等含嘌呤較高的食物,只有遠離這些才能避免病情加重,影響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