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是一種很嚴重的神經外科疾病,發病緩慢,病程較長,可造成嚴重的後果。這種病多見於31歲到50歲之間的男性,其病因尚不清楚,可分為先天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型。該病有比較明顯的家族史,常常伴有脊柱裂、脊柱側彎等現象。那麼腦脊髓空洞症有甚麼表現呢?
1.感覺症狀。腦脊髓空洞症可引起感覺症狀,這也是比較常見的症狀,表現為單側痛覺障礙。如果空洞在脊髓頸段,患者會出現單側,上肢節段性感覺障礙,溫覺和痛覺都會一定程度減退甚至消失。
2.運動症狀。如果是頸胸段空洞,患者的脊髓前角會受累,出現上肢弛緩性癱瘓症狀,表現為肌張力下降,雙手的魚際肌比較明顯,嚴重時表現為雙手畸形。如果三叉神經下行根受累,同側面部會出現疼痛和溫覺障礙。患者的咀嚼肌力量會變弱,伴有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等症狀。
3.自主神經損害症狀。腦脊髓空洞症還會引起自主神經損害症狀,具體表現為多汗或者少汗。少汗症常常局限於身體一側,也稱為半側少汗症。患者的角膜反射也會減弱,進一步導致神經營養性角膜炎,這種病容易造成角膜穿孔。有些患者會出現奇怪的出汗現象,比如遇冷後汗液增多,伴有指甲角化過度的現象。
腦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空洞症的一種類型,主要發生在中年男性群體,與遺傳因素有關。這種病的臨床症狀包括感覺症狀、運動症狀和自主神經損害症狀,嚴重程度不一。這種病確診難度不大,磁共振成像檢查對該病有重要的診斷價值。這種病進展比較緩慢,可以使用神經營養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接受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