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後,就會出現手腕,膝蓋,腳踝等部位的關節腫脹,早晨起床後感覺關節僵硬不靈活,高熱,身體乏力等症狀。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影響到人的正常活動,因此要及時治療。那麼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常需注意甚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
1.注意防寒保暖。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是由於風寒和濕氣入侵人體導致的,因此防寒保暖非常重要。在多風的春季,患者要注意避免受風,平時應當盡量少接觸涼水,要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增加衣物,注意保暖,不要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多做停留。晚上回到家以後要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關節炎的恢復非常有好處。
2.適量運動。對於患者來說應當堅持適量的運動,這樣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關節疼痛,但是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也不要進行繁重的家務勞動,同時要做好對關節的保護措施。
3.合理飲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要合理,保證營養均衡,可以多吃一些絲瓜,苦瓜,豆腐,山藥,青菜,這些食物有一定的緩解關節疼痛作用,也可以適當多吃一些黑木耳,香菇等食物,這樣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降低血液粘稠度。
4.不要過度使用關節,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使用關節不要單手提重物,不要久坐久站,應當減少彎腰爬高下蹲等動作。
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一定要及時治療,不要隨意亂用偏方或者服用保健品,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降溫和換季的時候要注意添加衣服,平時盡量不要碰冷水。堅持適度的運動,但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在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的食物,這樣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對疾病的恢復非常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