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反應性關節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發佈時間:2025-02-04 08:58:48

反應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

1. 關節炎:多為急性起病,常累及下肢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等,表現為關節紅腫、疼痛、活動受限等,嚴重時可出現關節積液、關節畸形等。

2. 尿道炎或宮頸炎:約 25% - 60% 的患者可出現尿道或宮頸炎症,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或白帶增多、宮頸紅腫等。

3. 結膜炎:約 20% - 30% 的患者可出現結膜炎,表現為眼痛、畏光、流淚、結膜充血等。

4. 皮膚黏膜病變:部分患者可出現皮膚黏膜病變,如溢膿性皮膚角化病、龜頭炎、口腔潰瘍等。

5. 其他表現:如發熱、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狀,以及骶髂關節炎、脊柱炎等脊柱關節病表現等。

1. 關節炎:

關節症狀多為非對稱性,可先後出現不同關節受累,常為單關節或寡關節受累,少數患者可出現多關節受累。

關節疼痛一般較為劇烈,活動後加重,休息後可緩解。

隨著病情的進展,部分患者可出現關節軟骨破壞、骨質侵蝕等,導致關節功能障礙。

2. 尿道炎或宮頸炎:

男性患者主要表現為尿道炎,可出現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口紅腫等症狀。

女性患者主要表現為宮頸炎,可出現白帶增多、宮頸紅腫、接觸性出血等症狀。

尿道炎或宮頸炎的症狀一般在關節炎出現前 1 - 4 周出現。

3. 結膜炎:

結膜炎多為單側或雙側發病,表現為眼痛、畏光、流淚、結膜充血等。

結膜可出現濾泡、乳頭增生等改變,嚴重時可出現角膜炎症。

結膜炎的症狀一般在關節炎出現後 1 - 3 周出現。

4. 皮膚黏膜病變:

溢膿性皮膚角化病:多見於足底、手掌等部位,表現為紅斑基礎上出現針頭大小的膿皰,膿皰乾涸後形成角化性鱗屑。

龜頭炎:多見於男性患者,表現為龜頭紅腫、疼痛、糜爛等。

口腔潰瘍:可表現為口腔黏膜出現潰瘍,疼痛明顯,影響進食。

5. 其他表現:

發熱:多數患者可出現發熱,體溫一般在 38℃ - 39℃ 之間,可伴有寒戰、乏力等全身症狀。

骶髂關節炎:部分患者可出現骶髂關節疼痛、壓痛,活動受限等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出現骶髂關節融合。

脊柱炎:少數患者可出現脊柱炎,表現為下背部疼痛、僵硬,活動後可緩解,夜間疼痛明顯等。

注意事項: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關節的功能位。同時,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會陰部清潔,避免不潔性生活。如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相關文章
反應性關節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