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腳的腳板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扁平足、糖尿病神經病變、痛風等引起。
1.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腳板疼常見原因,多因長時間行走、跑步等,導致足底筋膜反復微損傷,在跟骨附著點處產生無菌性炎症,晨起或長時間休息後行走時疼痛明顯,活動後症狀可緩解,但長時間活動後疼痛又會加劇。
2.跟腱炎:通常由於跟腱反復受到劇烈拉伸,如頻繁跳躍、登山等運動引發。跟腱附著於跟骨處會出現疼痛、壓痛,活動時疼痛加重,尤其是在踮腳或蹬地動作時。
3.扁平足:因足弓結構異常,失去正常緩衝作用,行走或站立時足底壓力分布不均,易導致腳板疼痛,長時間行走後疼痛加劇,還可能伴有足踝部疲勞、腫脹。
4.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會損害神經,導致神經功能障礙,引起雙腳感覺異常,出現疼痛、麻木、刺痛等症狀,疼痛多為雙側性,夜間可能加重。
5.痛風:體內尿酸代謝異常,尿酸鹽結晶沈積在關節及周圍組織,若累及足部關節,可突發劇痛,常於夜間發作,疼痛劇烈,局部皮膚紅腫、發熱。
日常要注意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適當休息。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