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出血的症狀有嘔血、黑便、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等。
1.嘔血:肝硬化導致門靜脈高壓,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時,會突然出現大量嘔血,血液顏色多為鮮紅色或暗紅色,常混有胃內容物,這是較為嚴重且緊急的情況,可迅速導致患者出現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狀況。
2.黑便:由於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腸道內經過消化液作用後,會使糞便顏色變黑,呈柏油樣,質地黏稠且發亮。出血量較少時也可能出現黑便,這提示存在消化道的慢性失血情況。
3.鼻出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損,凝血因子合成減少,導致凝血功能障礙,鼻腔黏膜比較脆弱,容易出現鼻出血,表現為單側或雙側鼻腔出血,可自行停止或需簡單處理後止血。
4.牙齦出血:刷牙或進食較硬食物時,牙齦容易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但可能頻繁發生,這也是因為凝血功能異常,牙齦組織在受到輕微刺激時就出現出血現象。
5.皮膚瘀斑:患者皮膚表面可出現大小不等瘀斑,多分布在四肢、軀乾等部位,通常是由於血小板減少以及凝血因子缺乏,導致皮膚下的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後形成。
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現上述出血症狀,應立即就醫。日常要注意避免食用粗糙、堅硬食物,防止損傷消化道黏膜。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按醫囑定期復查,積極治療基礎疾病,以減少出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