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甲亢的藥物常見副作用有粒細胞減少、皮疹、肝功能損害、關節疼痛、血管炎等。
1. 粒細胞減少:治療甲亢的藥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粒細胞生成減少。粒細胞在人體免疫防禦中起重要作用,粒細胞減少會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嚴重時可能引發致命性感染,需定期監測血常規,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
2. 皮疹:部分患者用藥後會出現皮膚皮疹,表現多樣,如紅斑、丘疹等,伴有瘙癢。皮疹出現可能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時需調整用藥方案,同時可使用一些對症藥物緩解症狀。
3. 肝功能損害:藥物經肝臟代謝,可能對肝臟造成一定損傷,引起轉氨酶升高、膽紅素升高等肝功能異常表現。需定期檢查肝功能,必要時加用保肝藥物,嚴重肝功能損害可能需停藥。
4. 關節疼痛:有些患者用藥後會出現關節疼痛症狀,影響關節活動,不同患者疼痛程度和受累關節不同,可能與藥物影響體內代謝或免疫反應有關,出現症狀應及時告知醫生。
5. 血管炎:相對較為罕見,是一種累及血管的炎症性疾病,可出現發熱、乏力、關節痛等全身症狀,以及皮膚紫癜、潰瘍等局部表現,一旦發生需立即停藥並進行相應治療。
治療甲亢過程中,患者要嚴格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醫生及時瞭解藥物療效和副作用情況,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治療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