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可能出現胃痛、胃脹、口臭、惡心、食慾不振等症狀。
1. 胃痛:幽門螺桿菌會在胃內大量繁殖,損傷胃黏膜,引發炎症,刺激神經末梢,導致胃部出現疼痛症狀,疼痛程度和頻率因人而異,可為隱痛、脹痛或刺痛,有時還會在進食後加重。
2. 胃脹: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影響胃部正常的消化功能,使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延長,發酵產生氣體,從而引起胃部脹滿不適,患者常感覺胃部有明顯的飽脹感,即使進食量不多也會如此。
3. 口臭:幽門螺桿菌不僅在胃部生存,還可能存在於口腔中,分解口腔內的食物殘渣,產生有異味的物質,導致口臭問題,這種口臭較為頑固,通過刷牙、使用漱口水等常規方法難以徹底消除。
4. 惡心:胃部受到幽門螺桿菌的侵害,消化功能紊亂,胃的蠕動和排空受到影響,容易引發惡心的感覺,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嘔吐症狀。
5. 食慾不振:由於胃部不適,消化功能受到影響,患者往往會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對食物缺乏興趣,進食量減少,長期如此還可能導致體重下降。
感染幽門螺桿菌出現不適症狀後,要及時就醫檢查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物,提倡公筷公勺、分餐制,避免再次感染。同時,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心態,適當運動,增強身體抵抗力,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