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原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7-25 14:57:39

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原因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襲作用、藥物因素、遺傳因素、胃排空障礙等。

1. 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憑借其螺旋形結構容易鑽透胃黏膜,損傷胃和小腸的保護性內膜,使胃酸引發開放傷口即潰瘍,且其產生的毒素等物質會破壞胃黏膜屏障,削弱抵御胃酸的能力,從而導致潰瘍形成。

2. 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襲作用:胃酸分泌過多,胃蛋白酶活性增強,會對胃和十二指腸黏膜產生自身消化作用,突破黏膜的防禦和修復機制,造成黏膜損傷,進而引發潰瘍。

3. 藥物因素: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會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護作用,增加胃酸分泌,破壞胃黏膜屏障,易誘發消化性潰瘍。

4. 遺傳因素:消化性潰瘍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某些遺傳基因可能影響胃黏膜的結構、功能以及對損傷因素的易感性,使個體更容易患上消化性潰瘍。

5. 胃排空障礙:胃排空延遲、十二指腸-胃反流等胃排空障礙情況,會導致胃內壓力升高,胃酸和胃蛋白酶長時間刺激胃黏膜,同時反流物中的膽汁、胰液等也會損傷胃黏膜,促使潰瘍發生。

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和焦慮。若正在服用可能損傷胃黏膜的藥物,需嚴格遵醫囑,必要時採取保護胃黏膜的措施。定期體檢,以便早發現問題並及時治療。

相關文章
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原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