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區別

發佈時間:2025-07-23 03:00:25

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在概念含義、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方法、治療措施等方面存在不同。

1. 概念含義: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肌梗死的一種通俗說法,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冠狀動脈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壞死,更具醫學專業性表述。

2. 發病機制:急性心肌梗塞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心肌嚴重而持久地缺血達數小時以上,從而發生心肌壞死。心肌梗死發病機制除了上述常見原因外,還可能因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栓塞等導致心肌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引發。

3. 臨床表現:急性心肌梗塞症狀往往較為典型且急驟,如突發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區和肩背部,伴有瀕死感、大汗淋灕等。心肌梗死臨床表現相對多樣,部分患者症狀不典型,可能僅表現為胸悶、心悸,甚至無痛性心肌梗死,多見於糖尿病患者等。

4. 診斷方法:急性心肌梗塞診斷多依靠典型症狀結合心電圖動態演變及心肌損傷標誌物升高,如肌鈣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梗死診斷除上述方法外,還可能借助心臟超聲、冠狀動脈造影等進一步明確梗死部位、範圍及血管病變情況。

5. 治療措施:急性心肌梗塞強調盡早再灌注治療,如溶栓、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等,同時給予抗血小板、抗凝、調脂等藥物。心肌梗死治療在上述基礎上,還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方案,如存在心力衰竭等併發症需進行相應處理。

日常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適度運動、戒煙限酒,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定期體檢,關注心臟健康。若出現疑似症狀,務必及時就醫,積極配合醫生檢查與治療,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復診 。

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區別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