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濕痹症的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麻木、屈伸不利、畏寒怕冷等。
1. 關節疼痛:這是風寒濕痹症最為常見的症狀,疼痛部位多集中在四肢關節,如手指、手腕、膝蓋、腳踝等,疼痛性質多樣,可為刺痛、脹痛、酸痛等,且疼痛程度不一,在天氣變化、勞累後往往會加重。
2. 腫脹:患病關節周圍常出現腫脹現象,這是由於風寒濕邪侵襲,導致關節局部氣血運行不暢,水濕停滯積聚所致,腫脹程度有輕有重,外觀上可明顯看出關節比正常時粗大。
3. 麻木:患者還可能感覺到關節部位有麻木感,就像有螞蟻在皮膚上爬行,因為經絡受阻,氣血不能正常濡養肢體,使得神經感覺功能出現異常。
4. 屈伸不利:隨著病情發展,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屈伸時會有明顯的不適感,嚴重時甚至無法正常彎曲或伸直,影響日常生活,如穿衣、行走等動作都變得困難。
5. 畏寒怕冷:風寒濕邪入侵人體,易導致陽氣受損,人體的溫煦功能下降,所以患者常常會感覺患病部位畏寒怕冷,即使在溫暖的環境中,也可能需要額外添加衣物來保暖。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避免長時間處於寒冷潮濕的環境。適度進行關節功能鍛鍊,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力量。飲食上可適當食用一些溫熱、祛濕的食物。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切不可自行隨意用藥或中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