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轉風熱的症狀有發熱、咳嗽、咽喉疼痛、流黃涕、舌苔變化等。
1. 發熱:風寒轉風熱後,人體陽氣奮起抗邪,正邪交爭劇烈,導致體溫升高,發熱症狀較風寒階段更為明顯,可能出現高熱,體溫可達38℃甚至更高,且發熱持續時間較長,不易通過簡單的保暖等方式緩解。
2. 咳嗽:風熱之邪侵襲肺臟,肺失宣肅,引發咳嗽。咳嗽聲音較為劇烈,咳出的痰液通常由初期的清稀變為黃色、黏稠,有時還伴有腥味。
3. 咽喉疼痛:風熱上攻咽喉,導致咽喉部位紅腫熱痛。吞咽時疼痛會加劇,嚴重時甚至影響正常的進食和說話,患者常感覺咽喉有異物感、灼熱感。
4. 流黃涕:風熱犯肺,肺的功能失調,鼻竅為肺之門戶,此時鼻涕顏色由清涕轉變為黃色、濃稠的鼻涕,這是體內風熱之象的一種體現。
5. 舌苔變化:舌苔會由風寒時的薄白苔逐漸轉變為薄黃苔,隨著病情發展,若熱邪進一步加重,舌苔可能變得黃厚膩,反映出體內熱邪的程度和性質變化。
在出現這些症狀後,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有足夠的精力恢復。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體內熱邪。多喝溫水,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散熱排毒。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合理用藥,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