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泡腳需注意水溫、時間、足部狀況、泡腳材料、容器選擇等。
1. 水溫:糖尿病患者因神經病變,對溫度感知不靈敏,泡腳水溫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在 37℃左右,以防燙傷。過高水溫可能導致皮膚破損,增加感染風險,而患者可能因感覺遲鈍無法及時察覺。
2. 時間: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 15 - 20 分鐘為宜。長時間泡腳會使下肢血管擴張,導致心腦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
3. 足部狀況:泡腳前要仔細檢查足部有無傷口、水泡、潰瘍等。若有上述情況,泡腳可能引發感染,加重病情。若發現足部問題,應及時就醫處理。
4. 泡腳材料:選擇簡單、溫和的材料,如清水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中藥材或添加劑,以免引起皮膚過敏或其他不適,影響足部健康。
5. 容器選擇:應選材質安全、深度適宜的容器,能沒過腳踝。避免使用金屬容器,以防發生化學反應,影響泡腳效果和足部健康。
日常中,糖尿病患者泡腳要養成良好習慣,時刻關注足部變化。若對泡腳相關事宜有疑問,務必及時咨詢醫生,嚴格遵循醫囑,確保泡腳安全且有益健康,降低因泡腳不當引發併發症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