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運動時需注意運動時間、運動強度、運動前準備、運動中防護、運動後處理等。
1. 運動時間:應選擇在餐後1-2小時進行運動,此時血糖水平相對較高,運動可更好地利用血糖,降低血糖峰值,且不易發生低血糖。避免在空腹時運動,尤其是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後,以防低血糖風險。同時,要避開血糖波動較大的時間段,如清晨血糖升高時。
2. 運動強度: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和運動能力選擇合適強度。一般建議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運動時心率保持在220 - 年齡× 60% - 70%。避免過度劇烈運動,防止血糖急劇下降或引發其他併發症。
3. 運動前準備:運動前要進行全面身體檢查,評估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運動。準備舒適的運動服裝和鞋子,確保運動過程中身體靈活且減少受傷風險。運動前適當進食,補充能量,防止運動中低血糖。還要攜帶糖尿病急救卡,注明個人信息、病情及緊急聯繫人等。
4. 運動中防護:運動過程中要注意補充水分,保持身體水分平衡,防止脫水。密切關注身體反應,若出現頭暈、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食用含糖食物。若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等嚴重不適,需及時就醫。
5. 運動後處理:運動結束後不要立刻休息,應進行適當的放鬆活動,如慢走、拉伸等,幫助身體恢復。及時擦乾汗水,更換衣物,避免著涼。運動後監測血糖,瞭解運動對血糖的影響,以便調整後續運動計劃和治療方案。
糖尿病病人運動要謹慎,日常需多關注身體變化,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運動,確保運動安全且有助於血糖控制,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