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瘤與腦膜瘤在腫瘤性質、發病部位、症狀表現、影像學特徵、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腫瘤性質:膠質瘤是起源於神經膠質細胞的惡性腫瘤,具有侵襲性生長特點,易侵犯周圍腦組織;腦膜瘤多為良性腫瘤,生長相對緩慢,有完整包膜,與周圍組織界限較清晰。
2. 發病部位:膠質瘤可發生於腦內任何部位,常見於大腦半球;腦膜瘤多起源於腦膜,好發於矢狀竇旁、大腦凸面、蝶骨嵴等部位。
3. 症狀表現:膠質瘤因生長迅速,早期即可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等,還會有神經功能障礙;腦膜瘤生長緩慢,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腫瘤增大可出現局部壓迫症狀,如癲癇發作、肢體無力等。
4. 影像學特徵:膠質瘤在CT上多表現為低密度影,邊界不清,增強掃描多呈不均勻強化;MRI上T1加權像呈低信號,T2加權像呈高信號。腦膜瘤在CT上多為等密度或高密度影,邊界清晰,增強掃描呈均勻強化;MRI上T1加權像和T2加權像多呈等信號或稍低信號,可見腦膜尾徵。
5. 治療方法:膠質瘤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後常需輔助放療、化療;腦膜瘤若能完整切除,預後較好,對於不能完全切除或復發的腦膜瘤,可考慮放療。
日常需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與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以利於身體恢復。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鮮蔬果、優質蛋白等,增強機體抵抗力。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期復查,及時瞭解病情變化,以便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