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患者飲食上需注意控制蛋白質、鈉、磷、鉀的攝入,控制水分攝入、避免高油脂食物等。
1. 控制蛋白質攝入:應根據腎功能情況調整蛋白質攝入量,一般以優質蛋白為主,如牛奶、雞蛋、瘦肉等,既能滿足身體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又可減少腎臟代謝負擔,避免過多攝入植物蛋白,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較多,會增加腎臟工作壓力。
2. 控制鈉攝入:過多的鈉會加重水腫和高血壓症狀,患者要減少鹽的使用,避免食用咸魚、醃肉、鹹菜等高鹽食物,烹飪時可使用低鈉鹽,有助於維持體內鈉水平衡,減輕腎臟排泄負擔。
3. 控制磷攝入:高磷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加重腎臟損害,像動物內臟、海鮮、堅果等含磷量較高,要限制食用,以延緩腎功能惡化進程。
4. 控制鉀攝入:腎功能受損時,鉀排泄可能出現障礙,過多攝入高鉀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易引發高鉀血症,危害心臟等器官功能,所以要根據血鉀水平合理選擇食物。
5. 控制水分攝入:水腫明顯或尿量減少時,需嚴格控制水分攝入,過多飲水會加重水腫,應根據尿量及水腫程度來確定每日飲水量,避免加重腎臟排水負擔。
6. 避免高油脂食物:腎炎患者常伴有脂代謝紊亂,食用油炸食品、肥肉等高油脂食物,會進一步加重血脂異常,不利於病情恢復,應選擇清淡、低脂的飲食方式。
腎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飲食方案。同時,要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治療,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