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接種後護理涉及接種部位護理、體溫監測、飲食調整、休息與活動安排、心理安撫等。
1. 接種部位護理:接種後需保持接種部位清潔乾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短時間內不要用手搔抓接種部位,若出現輕微紅腫、疼痛,一般屬正常現象,無需特殊處理,會自行消退;若紅腫、疼痛嚴重或出現化膿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
2. 體溫監測:密切關注體溫變化,部分人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低熱反應,通常體溫不超過38.5℃,可通過多喝水、適當減少衣物等方式物理降溫。若體溫超過38.5℃或伴有其他不適症狀,如精神萎靡、哭鬧不止等,需及時前往醫院診治。
3. 飲食調整:接種疫苗後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蔬果、牛奶、雞蛋等,有助於身體恢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鮮等易過敏食物,以防加重身體不適或引發過敏反應。
4. 休息與活動安排: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恢復。可適當進行一些輕鬆的活動,如散步等,但要注意避免碰撞接種部位。
5. 心理安撫:對於兒童接種者,可能會因接種疫苗產生恐懼、不安情緒,家長要給予更多陪伴和安撫,通過溫柔的語言、親切的動作等讓其感受到關愛,緩解不良情緒。
日常要多留意身體狀況,若出現異常應及時咨詢醫生。同時要按照規定時間進行後續疫苗接種,以確保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