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與痔瘡在發病原因、症狀表現、病變性質、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發病原因:直腸息肉多由遺傳因素、腸道慢性炎症刺激、生活習慣等引發;痔瘡則主要因肛管或直腸下端靜脈叢充血或瘀血並腫大導致,常與久坐、久站、便秘、妊娠等有關 。
2. 症狀表現:直腸息肉早期多無明顯症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痛等;痔瘡主要症狀為便血,血色鮮紅,不與糞便相混,還會有腫物脫出、疼痛、瘙癢等。
3. 病變性質:直腸息肉是直腸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有良性和惡性之分;痔瘡是一種肛腸部位的良性疾病,一般不會惡變。
4.治療方法:直腸息肉一經發現,通常建議手術切除,以防惡變;痔瘡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如坐浴、塗抹藥膏、栓劑納肛等,嚴重時才考慮手術。
日常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站,多吃富含膳食纖維食物,適當運動。若出現肛腸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後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