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量膝蓋痛可能是運動姿勢不當、肌肉力量不足、膝關節勞損、半月板損傷、韌帶拉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姿勢、增強肌肉力量、適當休息、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運動姿勢不當:運動時姿勢不正確會增加膝蓋的壓力,導致疼痛。比如跑步時步伐過大、落地姿勢不對等。應及時調整運動姿勢,保持正確的跑步、跳躍等姿勢,減少對膝蓋的衝擊。日常訓練可通過專業教練指導,進行針對性的姿勢糾正練習,如小步跑、高抬腿等,幫助養成正確運動習慣。
2. 肌肉力量不足: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薄弱,無法有效分擔運動時的壓力,易引發疼痛。可進行針對性的肌肉鍛鍊,如靠牆靜蹲,雙腳與肩同寬,背靠牆緩慢下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保持 30 秒一組,每天 3 組;直腿抬高,平躺在床上,伸直雙腿緩慢抬起至與床面成 30 度左右,保持 5 秒後放下,重復多次。
3. 膝關節勞損:長期過量運動使膝關節反復摩擦、受壓,引起勞損疼痛。要適當休息,減少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可對膝蓋進行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膝蓋上,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也可遵醫囑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雲南白藥膏、氟比洛芬巴布膏等藥物。
4. 半月板損傷:運動中突然扭轉、屈伸等動作可能導致半月板損傷,引起膝蓋疼痛。輕度損傷可通過保守治療,如佩戴膝關節支具固定,減少活動。同時遵醫囑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鹽酸氨基葡萄糖片、雙醋瑞因膠囊等藥物,促進半月板修復。嚴重損傷則需手術治療。
5. 韌帶拉傷:運動中用力過猛或姿勢不當可造成韌帶拉傷,致使膝蓋疼痛。拉傷後應立即停止運動,進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傷部位,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減輕腫脹和疼痛。之後根據恢復情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運動過量膝蓋痛後要重視起來,及時查找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恢復期間避免再次過度運動,可選擇一些低強度、對膝蓋壓力小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等。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