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量關節痛可能是運動強度過大、熱身不充分、關節磨損、關節炎症、肌肉力量不平衡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適當休息、做好熱身、修復關節、消炎止痛、增強肌肉力量等。
1. 運動強度過大:運動強度超出身體承受範圍,易導致關節疼痛。應立即停止過量運動,讓關節充分休息,避免二次損傷。可進行局部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疼痛關節處,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同時,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洛索洛芬鈉片等藥物減輕疼痛。
2. 熱身不充分:運動前未充分熱身,關節活動度不足,運動時易受傷疼痛。之後運動前要做好全面熱身,如快走 5 - 10 分鐘,活動手腕、腳踝、膝關節等關節,轉動身體各部位。疼痛時可進行輕柔按摩,由輕到重,促進局部氣血流通。也可遵醫囑外用雲南白藥膏、扶他林軟膏、活血止痛膏等藥物。
3. 關節磨損:長期過量運動使關節軟骨磨損,引發疼痛。要減少劇烈運動,避免加重磨損。可補充氨糖軟骨素,促進軟骨修復。疼痛明顯時,遵醫囑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鹽酸氨基葡萄糖片、氨糖軟骨素鈣片等藥物,幫助修復受損關節軟骨。
4. 關節炎症:運動過量引發關節無菌性炎症導致疼痛。需注意關節保暖,避免受寒加重炎症。可進行物理治療,如紅外線照射、超短波治療等。遵醫囑服用塞來昔布膠囊、依託考昔片、美洛昔康片等非甾體抗炎藥,消除炎症緩解疼痛。
5. 肌肉力量不平衡:運動中肌肉力量不協調,增加關節負擔致痛。要進行針對性肌肉訓練,增強薄弱肌肉力量,恢復肌肉平衡。如進行腿部肌肉訓練,可做深蹲、踮腳尖等動作。疼痛期間可適當進行拉伸放鬆,緩解肌肉緊張。也可遵醫囑服用氯唑沙宗片、乙哌立松片、復方氯唑沙宗膠囊等藥物放鬆肌肉。
日常要合理安排運動計劃,控制運動強度和時間,運動前後做好熱身和拉伸。若關節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