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冷敷的時間一般根據不同階段有所不同。通常在骨折後的 24 - 48 小時內進行冷敷,每次冷敷時間為 15 - 20 分鐘。
骨折後局部會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因為骨折導致周圍血管破裂出血,組織液滲出。冷敷能夠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血液和組織液的滲出,從而減輕腫脹程度。同時,冷敷還能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緩解疼痛。
在骨折後的早期,及時進行冷敷十分關鍵。在 24 - 48 小時這個時間段內,冷敷可以有效控制局部炎症反應,避免腫脹進一步加重。如果冷敷時間過短,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而冷敷時間過長,可能會對局部皮膚造成凍傷等不良影響。所以每次冷敷 15 - 20 分鐘較為合適,期間可以間隔一段時間後再次冷敷,以維持冷敷效果。
骨折後除了做好冷敷處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骨折部位受到二次傷害。盡量將受傷肢體抬高,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飲食上可以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幫助骨折愈合。具體的處理方式還需遵循醫生的建議,醫生會根據骨折的具體情況給出更精准的指導,以確保骨折能夠順利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