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過緩常見原因有生理性因素、藥物因素、心臟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電解質紊亂等。
1. 生理性因素:一些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或運動員,心臟功能強大,心臟每次泵出的血量較多,不需要過快的心率來滿足身體需求,會出現心跳過緩,這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定期體檢觀察即可。
2. 藥物因素:服用某些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藥物等可能導致心跳過緩。若因藥物引起,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不可自行增減藥物。
3. 心臟疾病:如病態竇房結綜合徵、房室傳導阻滯等心臟疾病會影響心臟的正常節律,導致心跳過緩。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提升心率,嚴重時可能需安裝心臟起搏器。
4. 神經系統疾病:當患有腦腫瘤、腦血管意外等神經系統疾病時,可能影響心血管調節中樞,引發心跳過緩。積極治療原發病,隨著原發病的好轉,心跳過緩情況可能改善。
5. 電解質紊亂:體內鉀、鎂等電解質失衡,如高鉀血症等,會干擾心臟電活動,引起心跳過緩。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通過補充或調整電解質來恢復正常心律。
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戒煙限酒,定期監測心率。若出現頭暈、黑矇、乏力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