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打呼嚕可能是肥胖、鼻腔疾病、咽部疾病、睡眠姿勢不當、飲酒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控制體重、治療疾病、調整姿勢、避免飲酒等。
1. 肥胖:肥胖會導致頸部脂肪堆積,使氣道變窄,增加打呼嚕的幾率。對於肥胖引起打呼嚕的中年人,應積極控制體重,通過合理飲食,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攝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取;同時加強運動,如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像快走、慢跑等,也可適當進行力量訓練,以減輕體重,緩解氣道狹窄情況,改善打呼嚕症狀。
2. 鼻腔疾病: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腔疾病會阻礙鼻腔通氣,引起打呼嚕。對於鼻中隔偏曲,症狀較輕者可遵醫囑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來減輕鼻黏膜炎症;嚴重的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通常需手術治療,切除病變組織,恢復鼻腔正常通氣結構,從而緩解打呼嚕現象。
3. 咽部疾病: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等咽部疾病會使咽部氣道空間變小,導致打呼嚕。對於輕度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可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進行抗炎治療;若肥大嚴重影響呼吸,一般需要通過手術切除肥大的扁桃體或腺樣體,擴大咽部氣道,改善打呼嚕問題。
4. 睡眠姿勢不當:仰臥位睡眠時,舌根容易後墜,阻塞氣道,引發打呼嚕。打呼嚕的中年人應盡量避免仰臥位睡眠,可嘗試側臥位睡眠,可在背部放置一個小軟球,當不自覺轉為仰臥位時會因不適而調整回側臥位,保持氣道通暢,減少打呼嚕的發生。
5. 飲酒:飲酒會使咽喉部肌肉鬆弛,導致氣道狹窄,加重打呼嚕。中年人應避免睡前飲酒,減少酒精對咽喉部肌肉的影響,保持氣道肌肉的正常張力,從而緩解打呼嚕症狀。
中年人打呼嚕應重視自身健康狀況,積極改善生活習慣,保持規律作息,適當鍛鍊,定期體檢。若打呼嚕症狀嚴重或伴有呼吸暫停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