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幾天後仍很痛,可能是傷口感染、深度燙傷、創面摩擦、過敏反應、神經損傷等。
1. 傷口感染:燙傷後皮膚的屏障功能受損,細菌等微生物容易侵入。一旦發生感染,炎症因子會刺激周圍神經,引發疼痛加劇。感染還可能伴有紅腫、滲液、發熱等症狀,嚴重影響傷口的愈合進程,使得疼痛持續存在。
2. 深度燙傷:如果燙傷程度較深,傷及真皮深層甚至皮下組織,愈合時間會比較長。在恢復過程中,新生的組織和神經較為敏感,輕微刺激就可能引發疼痛,所以燙傷幾天後依然會有明顯痛感。
3. 創面摩擦:日常活動中,若燙傷部位頻繁受到衣物的摩擦或者肢體活動的牽拉,會不斷刺激受傷的組織,導致疼痛難以緩解。這種摩擦還可能使剛剛開始愈合的創面再次受損,延緩愈合。
4. 過敏反應:部分人可能對燙傷後使用的藥物、敷料等過敏,過敏反應會導致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瘙癢、疼痛等症狀,進而讓燙傷後的疼痛在幾天後仍持續存在。
5. 神經損傷:燙傷可能直接損傷皮膚內的神經末梢,神經修復相對緩慢。在修復過程中,神經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正常,會產生異常的神經衝動,引起疼痛感覺,而且這種疼痛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燙傷後要注意保持創面清潔,避免摩擦和二次損傷。選擇寬松、柔軟的衣物,減少對燙傷部位的刺激。如果疼痛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不要自行隨意處理,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