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便屁眼會痛可能是由肛裂、痔瘡、肛周膿腫、肛瘻、肛管炎等原因引起。
1. 肛裂:通常是由於大便乾結、排便用力過度等,導致肛管皮膚全層裂開形成小潰瘍。排便時,糞便刺激潰瘍面的神經末梢,引發劇烈疼痛,疼痛一般呈週期性,便後數分鐘可緩解,但隨後因肛門括約肌收縮痙攣,又會再次劇痛,可持續半小時甚至數小時。
2. 痔瘡:尤其是外痔,當發生血栓或炎症時,會出現疼痛。排便時,糞便擠壓外痔,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疼痛。內痔如果脫出嵌頓,不能回納,也會因血液回流受阻而出現疼痛,且伴有腫脹。
3. 肛周膿腫:是肛門周圍軟組織發生的急性化膿性感染。隨著膿腫形成,局部壓力增加,排便時會刺激膿腫,產生持續性脹痛或跳痛,疼痛較為劇烈,還可能伴有發熱、乏力等全身症狀。
4. 肛瘻:一般由肛周膿腫破潰後形成,外口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內口與肛管或直腸相通。排便時,糞便通過瘻管,刺激瘻管及周圍組織,引發疼痛,同時可能有膿性分泌物從外口流出。
5. 肛管炎:多因細菌感染、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炎症刺激肛管黏膜,排便時會出現灼痛或刺痛,還可能伴有肛門墜脹、瘙癢等症狀。
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類等,防止便秘和腹瀉。注意肛門局部清潔,便後用溫水清洗。若屁眼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