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謝的最終產物,也有極少部分肌酐來源於食物。臨床上血清肌酐是反應腎功能的常用指標,正常情況下女性肌酐在45~84mmol/l之間,男性為59~104mmol/l,高於這個範圍就說明肌酐升高。肌酐值的升高往往意味著腎功能的損傷,需要引起注意,那麼體檢肌酐偏高怎麼辦呢?
一、藥物治療。臨床上常應用尿毒清、藥用炭來降低肌酐。這些藥物可以促進腸道排泄,增加肌酐、尿素氮的代謝,通過藥物治療,肌酐雖然短期內能夠降下來,但是容易反彈。一般情況下,藥物治療肌酐還要配合中藥同時應用,才能夠阻止腎功能受損。
二、飲食調整。血清肌酐偏高的病人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的食物,蛋白質的攝入要選用高質量的優質蛋白,比如雞蛋、豆製品。另外還要限制食鹽量,攝入過多的鹽會導致體內水鈉瀦留。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水腫不僅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還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因此要限制食鹽的攝入。
三、預防感染。肌酐升高的患者要重視預防感染,尤其是要預防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口腔感染,比如感冒、尿道炎以及牙結石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會導致細菌進入血液,從而使腎功能損害,誘發肌酐進一步升高,肌酐偏高的患者還要定期體檢,觀察腎功能的損害情況,還要預防高血壓、高鉀血症、高磷血症等嚴重危害腎功能的疾病。
肌酐升高說明腎臟受損,肌酐數值越高,腎臟受損程度也就越嚴重,但事實上肌酐偏高完全是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的。預防肌酐升高最主要的是遠離引發病原因,長期高血壓、長期服用有腎臟毒性的藥物以及本身就有腎臟疾病等原因,都可導致肌酐升高,因此預防肌酐升高要及時控制高血壓,在服用藥物時要定期檢測腎功能,如果本身就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