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完液手腫了可能是輸液速度過快、穿刺損傷、藥液外滲、過敏反應、靜脈炎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輸液速度、局部冷敷或熱敷、更換輸液部位、使用抗過敏藥物、應用抗炎藥物等。
1.輸液速度過快:輸液速度超過了血管的承受能力,導致局部組織液增多而引起手腫。可適當調整輸液速度,一般成年人每分鐘40 - 60滴為宜。
2.穿刺損傷:穿刺時針頭對血管壁造成損傷,引起局部滲血、水腫。通常無需特殊處理,會自行緩解,若腫脹嚴重,可在24小時內冷敷,24小時後熱敷。
3.藥液外滲:輸液過程中藥物滲漏到血管外的組織中,引起局部腫脹。需停止當前部位輸液,更換輸液部位。局部可遵醫囑用硫酸鎂濕敷,也可遵醫囑使用地奧司明片、草木犀流浸液片、邁之靈片等藥物促進消腫。
4.過敏反應:對輸入的藥物過敏,可出現手腫,還可能伴有皮疹、瘙癢等症狀。應立即停止輸液,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抗過敏藥物治療。
5.靜脈炎:輸液時長期在同一部位穿刺或輸入刺激性藥物,可能導致靜脈炎,引起手腫、疼痛。可遵醫囑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肝素鈉乳膏、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等藥物緩解症狀。
輸液後出現手腫,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以便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在輸液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自身情況,如有不適,及時反映。同時,要按照醫護人員的指導,保持正確的輸液姿勢,避免隨意活動輸液側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