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質脊髓束和皮質核束都是上運動神經元,在傳導路徑、支配部位、損傷表現、神經元數量、交叉部位等方面存在區別。
1.傳導路徑:皮質脊髓束是從大腦皮質運動區發出,經內囊後肢、中腦大腦腳底、腦橋基底部、延髓錐體,在錐體交叉處大部分纖維交叉至對側,形成皮質脊髓側束,小部分未交叉的纖維形成皮質脊髓前束;皮質核束是從大腦皮質運動區發出,經內囊膝部下行至腦幹,陸續止於雙側腦神經運動核。
2.支配部位:皮質脊髓束主要支配軀乾和四肢骨骼肌的隨意運動;皮質核束主要支配頭面部骨骼肌的隨意運動。
3.損傷表現:皮質脊髓束損傷後,出現肢體癱瘓,表現為痙攣性癱瘓硬癱;皮質核束損傷後,出現面下部表情肌和舌肌的癱瘓,表現為對側眼裂以下的面肌和對側舌肌癱瘓,稱為核上癱。
4.神經元數量:皮質脊髓束只有一個神經元;皮質核束則存在兩級神經元。
5.交叉部位:皮質脊髓束在錐體交叉處大部分纖維交叉;皮質核束中面神經核下部和舌下神經核只接受對側皮質核束支配,其餘腦神經運動核均接受雙側皮質核束的纖維。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重視神經系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等,有助於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如果出現神經系統相關的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