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血壓範圍為收縮壓90 - 139mmHg,舒張壓60 - 89mmHg。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受多種因素影響。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長期高血壓會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有助於維持正常血壓。
血壓的形成與心臟的泵血功能、血管的彈性和阻力以及血液的容量等因素有關。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泵入動脈,此時動脈內的壓力較高,稱為收縮壓;心臟舒張時,動脈血管彈性回縮,此時的壓力較低,稱為舒張壓。正常的血壓範圍是維持人體各臟器正常功能的重要條件之一。
當血壓持續高於正常範圍時,就可能被診斷為高血壓。高血壓的診斷需要在不同時間多次測量血壓,以確保診斷的準確性。除了原發性高血壓外,一些疾病如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導致繼發性高血壓。因此,如果發現血壓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以確定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對於高血壓患者,除了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藥物治療外,還應該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在飲食方面,應減少鈉鹽的攝入,增加鉀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量運動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增強心血管功能,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此外,還應該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過度緊張和焦慮。通過綜合的治療和管理,有助於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