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了的牙齒又痛可能是補牙材料刺激、繼發齲、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隱裂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去除刺激因素、補牙或根管治療、修復牙齒等。
1.補牙材料刺激:補牙後短期內,材料可能對牙髓產生刺激,導致牙齒疼痛。這種情況一般會逐漸緩解,若疼痛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可先觀察,若疼痛未緩解,遵醫囑用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甲硝唑片。
2.繼發齲:補牙後,如果口腔衛生不佳,可能會在補牙材料周圍或下方再次發生齲齒,引起疼痛。需要去除齲壞組織,重新補牙。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3.牙髓炎:補牙前齲壞較深,已接近牙髓,補牙後可能會發展為牙髓炎,出現自發性、陣發性疼痛。治療方法為根管治療,去除感染的牙髓,進行根管消毒和充填。根管治療後,牙齒會變得脆弱,可遵醫囑做牙冠修復,如烤瓷牙冠、全瓷牙冠。
4.根尖周炎:如果牙髓炎未及時治療,炎症可能會擴散到根尖周組織,引起根尖周炎,表現為咬合疼痛、牙齒鬆動等。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消除根尖炎症。治療後需注意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遵醫囑定期復查。
5.牙隱裂:補牙後,如果牙齒受到過大的咬合力,可能會導致牙隱裂,引起疼痛。輕微的牙隱裂可進行調頜處理,嚴重的牙隱裂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後做牙冠修復。平時應避免咬硬物,如堅果、骨頭等。
牙齒補了之後又痛,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以維護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