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是一種常見的腰部疾病,可能是長期腰部姿勢不良、腰部急性扭傷後未完全恢復、腰部過度負重、腰部受寒、腰椎先天性畸形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糾正不良姿勢、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加強腰部肌肉鍛鍊、注意腰部保暖等。
1.長期腰部姿勢不良:長時間彎腰、久坐等不良姿勢,會導致腰部肌肉持續緊張,引起腰肌勞損。應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定時活動腰部,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2.腰部急性扭傷後未完全恢復:腰部急性扭傷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休息,可能會發展為腰肌勞損。受傷後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和休息,如使用雲南白藥氣霧劑、跌打丸、活血止痛膠囊等藥物,促進損傷恢復。
3.腰部過度負重:經常搬抬重物或從事重體力勞動,腰部肌肉承受過大的壓力,容易導致腰肌勞損。應合理安排工作和勞動強度,避免腰部過度負重。
4.腰部受寒:寒冷刺激會使腰部肌肉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引發腰肌勞損。注意腰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5.腰椎先天性畸形: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先天性畸形,會使腰部肌肉受力不均,增加腰肌勞損的風險。如有先天性畸形,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治療和康復訓練。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腰部,避免腰部受傷和過度勞累。加強腰部肌肉的鍛鍊,如進行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運動,增強腰部肌肉的力量。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於緩解腰部肌肉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