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釘子扎了超過 48 小時,可能是傷口感染、破傷風感染風險增加、局部組織損傷、異物殘留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傷口處理、預防破傷風、緩解疼痛、抗感染治療、檢查是否有異物等。
1.傷口感染:傷口未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可能導致細菌感染。表現為傷口紅腫、疼痛、發熱等。應及時就醫,對傷口進行清潔、消毒,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抗感染藥物。
2.破傷風感染風險增加:被釘子扎傷後,破傷風桿菌容易侵入人體。超過 48 小時後,感染風險相對增加。需盡快到醫院進行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3.局部組織損傷:釘子扎傷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受損,引起疼痛、腫脹等症狀。可通過休息、抬高患肢等方式緩解症狀,遵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止痛藥物。
4.異物殘留:釘子可能會將一些異物帶入傷口內,如鐵鏽等。若傷口內有異物殘留,可能會影響傷口愈合。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若有異物,應及時清除。
5.心理因素:受傷後可能會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影響身體的恢復。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被釘子扎傷後,應注意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沾水,按時換藥。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以促進傷口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