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結節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定期復查、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放療、手術治療等。
1.定期復查:對於無症狀、較小且穩定的肝結節,定期進行超聲、CT 等檢查,以監測結節的變化情況。通過定期復查,可以及時發現結節的生長、惡變等情況,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如每 3 - 6 個月進行一次超聲檢查。
2.藥物治療:根據肝結節的病因,如肝炎引起的肝結節,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分散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拉米夫定膠囊等,以抑制病毒複製,減輕肝臟炎症,從而減緩肝結節的進展。需遵醫囑用藥。
3.介入治療:對於一些不適合手術的肝結節患者,可採用介入治療,如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該方法通過將化療藥物和栓塞劑注入腫瘤供血動脈,使腫瘤缺血、壞死,達到治療目的。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
4.放療:對於無法手術切除或術後復發的肝結節,放療可以作為一種局部治療手段。通過放射線照射肝結節,破壞腫瘤細胞的 DNA,抑制其生長和繁殖。如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療等。
5.手術治療:當肝結節懷疑為惡性或有惡變傾向,且患者身體狀況允許時,可考慮手術切除。手術可以直接去除病灶,是治療肝結節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肝部分切除術、肝葉切除術等。
在治療肝結節的過程中,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飲酒、過度勞累,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