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藥、口服藥物、鼓膜穿刺、鼓膜切開置管以及手術治療等。
1.局部用藥: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等,可直接作用於中耳局部,殺滅病菌,減輕炎症。使用時,患者側臥,將藥液滴入患耳,保持姿勢幾分鐘,使藥液充分進入中耳。遵醫囑用藥。
2.口服藥物:根據病情,可選用抗生素類藥物,如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羅紅霉素膠囊等,以控制感染;若疼痛明顯,可使用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緩解疼痛。口服藥物可以通過血液循環到達中耳,發揮抗炎、止痛的作用。遵醫囑用藥。
3.鼓膜穿刺:當中耳腔內有積液時,可進行鼓膜穿刺。醫生會在嚴格消毒的情況下,用穿刺針在鼓膜上穿刺,抽出積液。這樣可以減輕中耳腔內的壓力,緩解症狀。該操作需要在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
4.鼓膜切開置管:對於病情較重、反復發作或積液黏稠不易抽出的患者,可考慮鼓膜切開置管。醫生會在鼓膜上切開一個小口,放置一個通氣管,以保持中耳腔的通氣和引流,促進炎症的消退。術後需要注意耳部護理,避免感染。
5.手術治療:如果中耳炎引起了嚴重的併發症,如顱內併發症、面癱等,或者中耳內有肉芽、膽脂瘤等病變,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乳突根治術等。手術的目的是清除病變組織,防止併發症的進一步發展。
中耳炎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還應注意保持耳部清潔,避免污水進入耳內,不要用力擤鼻。遵醫囑按時用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