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和炒白術在炮製方法、功效、應用、藥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
1.炮製方法:白術是將原藥材揀淨雜質,用水浸泡,撈出後潤透,切片,曬乾。炒白術是將白術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黃色,取出,放涼。
2.功效: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炒白術經過炒制後,健脾燥濕的作用增強。
3.應用:白術多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炒白術則更適用於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所致的食少脹滿、倦怠乏力、表虛自汗等。
4.藥性:白術性溫,味甘、苦。炒白術的溫燥之性較白術略強。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白術或炒白術時,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並按照醫生建議的劑量和用法使用。如果出現不適或症狀未緩解,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