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股骨頭壞死CT表現

發佈時間:2025-03-27 08:47:01
李偉明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股骨頭壞死在CT影像中主要表現為骨質硬化、囊性變、骨小梁結構紊亂、關節面塌陷、死骨形成等。這些徵象可單獨或合併出現,反映疾病不同階段的病理改變。

1. 骨質硬化:CT表現為股骨頭內局灶性或瀰漫性高密度影,骨小梁增粗、融合,密度顯著高於周圍正常骨組織,可能與缺血後修復反應或骨內壓增高相關。

2. 囊性變:可見單發或多發類圓形低密度區,邊界清晰或模糊,周圍常伴硬化邊,囊腔直徑多為3-15mm,提示局部骨質吸收或微骨折後形成的空洞。

3. 骨小梁結構紊亂:正常放射狀排列的骨小梁出現斷裂、扭曲或消失,呈現星芒徵破壞,常見於壞死區與正常骨交界處,反映力學支撐結構破壞。

4. 關節面塌陷:股骨頭承重區皮質斷裂,軟骨下骨板下陷超過2mm,形成台階徵或新月形缺損,常伴關節間隙狹窄及髖臼繼發性改變。

5. 死骨形成:CT顯示孤立的高密度骨塊,與周圍骨質間出現透亮帶,死骨形態不規則,密度可逐漸降低,晚期可能出現碎裂或吸收。

早期發現異常表現時,應及時調整生活方式,避免過度負重及劇烈運動,肥胖患者需控制體重。吸煙者應戒煙以改善局部血供,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定期復查影像學檢查有助於監測病情進展,Ⅲ期以上病變可考慮保髖手術干預。出現髖關節活動受限或疼痛加重時,應及時就診評估是否需要輔助支具或手術治療。

相關文章
股骨頭壞死CT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