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腫了可能是睡前飲水過多、外傷、蚊蟲叮咬、過敏、牙齦炎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習慣、物理處理、藥物治療等。
1. 睡前飲水過多:晚上睡覺前大量飲水,身體來不及代謝,水分積聚在臉部組織導致水腫。晚上睡覺前兩小時盡量少喝水,避免攝入過多水分加重腎臟負擔。起床後可以適當進行臉部按摩,從下巴沿著臉部輪廓向上輕推,促進水分代謝,也可以喝一杯溫熱的黑咖啡,利用咖啡因的利尿作用幫助排水消腫。
2. 外傷:臉部受到碰撞、擊打等外力作用,導致局部組織受損,出現腫脹。在受傷後的 24 小時內,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可收縮血管,減輕腫脹和疼痛。24 小時後改為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腫脹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淤血吸收。若疼痛較嚴重,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活血止痛膠囊。
3. 蚊蟲叮咬:蚊蟲叮咬臉部後,其唾液中的毒素會引起局部皮膚過敏反應,導致腫脹。可以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部位,中和蚊蟲酸性毒素。局部塗抹爐甘石洗劑,起到止癢、收斂的作用。症狀嚴重時,可遵醫囑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鹵米松乳膏等糖皮質激素類藥膏。
4. 過敏:接觸化妝品、食物、花粉等過敏原,引發臉部過敏反應,出現腫脹。首先要遠離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導致過敏加重。用清水洗臉,去除臉部殘留的過敏原。症狀較輕時,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抗組胺藥物緩解症狀,遵醫囑用藥。
5. 牙齦炎:牙齦組織發生炎症,炎症擴散可能導致臉部腫脹。保持口腔清潔,早晚正確刷牙,飯後使用漱口水漱口,減少口腔細菌滋生。可遵醫囑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等藥物控制炎症。待炎症緩解後,及時到口腔科就診,治療牙齦炎。
日常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作息,避免臉部受外力傷害,注意防蚊驅蚊,瞭解自身過敏原並盡量規避,出現臉腫情況若長時間未緩解或加重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