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耳眩暈症,又稱為梅尼埃病,是一種特發性內耳疾病,主要的病理改變為膜迷路積水,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波動性聽力下降、耳鳴和耳悶脹感。
內耳眩暈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內淋巴產生和吸收失衡有關。其發病機制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如內耳缺血、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應、遺傳因素等。
內耳眩暈症的症狀通常突然發作,患者會感到天旋地轉的眩暈,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自主神經反射症狀。眩暈發作的持續時間多為數分鐘至數小時,通常在24小時內緩解,但容易反復發作。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的聽力可能會逐漸下降,出現耳鳴和耳悶脹感等症狀。
對於內耳眩暈症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聽力檢查、前庭功能檢查、甘油試驗等。在治療方面,主要包括藥物治療、中耳加壓治療和手術治療等。藥物治療主要用於緩解眩暈發作、減輕膜迷路積水等症狀。中耳加壓治療可通過調節中耳壓力來緩解症狀。對於病情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內耳眩暈症雖然目前無法根治,但通過積極的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有效控制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低鹽飲食,避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同時,患者應定期進行聽力和前庭功能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