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是由無火焰的高溫液體沸水、熱油、鋼水、高溫固體燒熱的金屬等或高溫蒸氣等所致的組織損傷。
燙傷主要表現為皮膚紅腫、水皰、疼痛等症狀。根據燙傷的嚴重程度,可分為一度燙傷、二度燙傷和三度燙傷。一度燙傷僅傷及表皮淺層,皮膚表面紅斑狀、乾燥,有燒灼感。二度燙傷傷及真皮淺層,局部紅腫明顯,有大小不一的水皰形成,水皰皮如剝脫,創面紅潤、潮濕,疼痛明顯。三度燙傷傷及皮膚全層,甚至達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創面無水皰,呈蠟白或焦黃色,甚至炭化,痛覺消失。
當發生燙傷時,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迅速遠離熱源,避免進一步損傷。然後,用流動的冷水沖洗燙傷部位,持續15 - 30分鐘,以降低局部溫度,減輕疼痛和腫脹。如果燙傷部位有衣物覆蓋,應小心脫去或剪開,避免強行撕扯,以免加重損傷。如果燙傷面積較大或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預防燙傷。例如,在使用熱水時要小心謹慎,避免被熱水燙傷;在烹飪時,要注意防止熱油濺出燙傷皮膚;使用熱水袋等取暖設備時,要注意溫度不要過高,避免直接接觸皮膚。我們要增強安全意識,預防燙傷事故的發生。如果不幸發生燙傷,應及時採取正確的處理方法,並根據情況就醫治療,以促進傷口愈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